形态描述
形态描述 仅1雌体。头部额角三角形突出,侧缘圆拱,无触角窝,眼中等并突出,褐色。胸部第1节较短,第6、7胸节愈合,第1—3腹节短,第4腹节细长,略长于2、3腹节长度之和,第5、6腹节愈合而短。尾节卵圆,光裸。
两触角仅保留基部节。第1触角第1柄节较粗壮,末腹缘具1刺。
上唇前缘微凹,两侧具细短毛,大颚切齿和动颚片具小齿,刺排3刺,臼齿发达,研磨型,触须细长,第1节短,第2节最长,为第3节长度的2倍。第2、3节具长刚毛。下唇具内叶,外叶峰较窄,侧叶细短,小颚内板光裸,外板具8齿刺,触须2节,第2节长,末端具4小刺,背半具长刚毛。第2小颚短而宽阔,内板无面刚毛。颚足内板较宽,末端具1舌状刺,外板较窄,前缘具长刺和长刚毛,触须强壮,4节,第2节粗壮,第4节末端具2长刺第1腮足底节板短小,几乎呈方形,长节较短,腹缘具刚毛,腕节基半部较宽,腹缘具浓密刚毛,掌节卵圆,长度几乎为宽度的2倍,背腹缘都具浓密细刚毛,指节爪状,腹缘具小刺。第2腮足较强壮,亚螯状,底节板较小,座、长节很短,腕节几乎呈等边圆三角形,掌节窄长三角形,基部较宽,腹缘具浓密细长刚毛,掌界限不清楚,具1掌缘小刺,指节爪状,稍短于掌节长度的1/2。
第3、4步足相似,底节板较小,基节宽阔卵圆,背缘圆拱,腹缘略直,腕节稍长于掌节,具腹缘刚毛,掌节末半具刚毛,指节爪状。第5—7步足外形相似,依次加长,基节窄长,腕节腹缘具小刺,指节爪状。
第1尾肢最长,柄略短于分肢,外肢略短于内肢,两肢末端具1刺。第2尾肢与第1尾肢相似,但较短和不具末端刺。无第3尾肢。
首次出现于中国的北黄海,为中国海首次记录。。
两触角仅保留基部节。第1触角第1柄节较粗壮,末腹缘具1刺。
上唇前缘微凹,两侧具细短毛,大颚切齿和动颚片具小齿,刺排3刺,臼齿发达,研磨型,触须细长,第1节短,第2节最长,为第3节长度的2倍。第2、3节具长刚毛。下唇具内叶,外叶峰较窄,侧叶细短,小颚内板光裸,外板具8齿刺,触须2节,第2节长,末端具4小刺,背半具长刚毛。第2小颚短而宽阔,内板无面刚毛。颚足内板较宽,末端具1舌状刺,外板较窄,前缘具长刺和长刚毛,触须强壮,4节,第2节粗壮,第4节末端具2长刺第1腮足底节板短小,几乎呈方形,长节较短,腹缘具刚毛,腕节基半部较宽,腹缘具浓密刚毛,掌节卵圆,长度几乎为宽度的2倍,背腹缘都具浓密细刚毛,指节爪状,腹缘具小刺。第2腮足较强壮,亚螯状,底节板较小,座、长节很短,腕节几乎呈等边圆三角形,掌节窄长三角形,基部较宽,腹缘具浓密细长刚毛,掌界限不清楚,具1掌缘小刺,指节爪状,稍短于掌节长度的1/2。
第3、4步足相似,底节板较小,基节宽阔卵圆,背缘圆拱,腹缘略直,腕节稍长于掌节,具腹缘刚毛,掌节末半具刚毛,指节爪状。第5—7步足外形相似,依次加长,基节窄长,腕节腹缘具小刺,指节爪状。
第1尾肢最长,柄略短于分肢,外肢略短于内肢,两肢末端具1刺。第2尾肢与第1尾肢相似,但较短和不具末端刺。无第3尾肢。
首次出现于中国的北黄海,为中国海首次记录。。
生境信息
国外分布
分类讨论
分类讨论 因仅有1雌体标本,没发现雄体,不能观察其底节板及腮足的形状,并第1触角缺乏,只能暂定本种。现有雌体标本与Lincoln(1979)报道的标本相似,雌体第2腮足的指节较小于掌节长度的1/2。
标本信息